三分园

三园·食味——小一班食育课程:从春播到餐桌

一次散步,一场发现

“快看,胡萝卜长出了绿色的叶子!”开学初的餐后散步时光,水培胡萝卜冒出的新芽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围绕胡萝卜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孩子说“我最喜欢吃胡萝卜了,吃起来甜甜的。”也有的孩子说“我最讨厌胡萝卜了”、“我从来都不吃胡萝卜”。

教师思考: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及日常中的观察,我们发现,现在偏食、厌食的孩子越来越多,缺乏珍惜粮食和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从食育课程入手,让孩子们知道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以“从土地到餐桌”为主题,结合“植树节”,将食育与劳育相融合,来开展本学期的食育课堂系列活动。让他们充分的参与美食的种植、观察、照顾以及最后的收获、烹饪等全过程。

一个计划,一起筹备

为了让此次活动更好地开展,我们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系列行动:

亲子大调查:

春天能种什么?

我想种什么?

可以种在幼儿园哪里?

种植后,我该怎么照顾它?

在活动开展前,通过调查表对班级幼儿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种植的兴趣点。

 

 


 

周末亲子厨房

周末的家庭亲子食育行动中,宝贝们和家人一起走进菜场寻找春天的蔬菜,有的宝贝还化身小厨师,和家人一起走进厨房,制作美食。

 

 

 

 

到底种什么好呢?

宝贝们的想法天马行空,考虑到季节特点及蔬菜的属性,我们结合宝贝们的“春日种植”调查表进行了投票,最后选出了土豆、空心菜、番茄、黄瓜的种植。

 

 

场地调研  

园长妈妈为了支持各班植树节活动的开展,特意邀请了专业人士对土壤进行了测评,为我们更换了更合适的营养土,并采购了大量的种子及幼苗。

种植小课堂

☀种植乐

“这些小苗苗都是什么呀”

“都是绿绿的,我都分不清了”

“他们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是从土壤开始长,还是从小苗开始长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与宝贝们针对种植问题进行了探讨。

☀刘爷爷小课堂

刘爷爷对种植可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我们遇到的这些困惑,去问问他吧!通过刘爷爷的解答,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其中的奥秘。

一场联盟,一些收获

大手牵小手·播种新希望

“妹妹看,菜苗要轻轻放进小土坑哦”中班的小园丁们在刘爷爷的带领下化身为种植小老师,带着弟弟妹妹挖坑、播种、盖土。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种植,兴奋得眼睛亮晶晶,虽然小手上沾满了泥巴,甚至局促不安,却也小心翼翼的种下了好多蔬菜种子。

汗滴禾下土·方知皆辛苦

“挖土好累呀”、“老师,我挖不起来,你帮我一下”、“原来种菜要弯腰这么久”,“小苗怎么种都站不直”......一幕幕碎片化的片段,留下了孩子的疑惑、困难,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让孩子们懂得:餐桌上每片菜叶、每一粒饭粒,都凝聚着劳动者的辛苦和劳累。

餐后浇水乐·成长看得见

自从听到刘爷爷说夏天就可以吃到这些番茄和黄瓜后,他们现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餐后拎着小水壶去菜园浇水。“小苗苗多喝水”“土豆宝宝要晒太阳哦”,孩子们用童真的举止,记录着菜苗每一天的变化,连散步都主动绕道菜园去观察呢!

期待丰收日·共品成长味

相信等孩子们尝到自己种出的蔬菜时,收获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对生命成长的敬畏与感恩。

食物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每一种蔬菜、果实都在节气的循环往复中,生根、发芽、结果,然后被收获。看见教育的痕迹,发现生命的力量。

这个春天,幼儿园的泥土里不仅生长着嫩绿的菜苗,更培育着孩子们的责任心与感恩的心。他们亲手挖土、播种、浇水,在这个过程中,既亲近自然,感受农耕文化,又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我想:这就是食育课堂的魅力!

《从春播到餐桌》篇章虽已结束,但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后期我们会继续延续这一主题,来开展我们《从夏收到餐桌》的系列活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劳动来感受丰收的喜悦,比如:日常养护、采摘蔬菜、制作美食、摆摊贩卖...敬请期待吧~

给家长的小锦囊

这个春天,不妨和孩子在家种一盆葱:

浇水时说“这是小葱的下午茶”

煮面时放上他种的“爱心葱”

你会发现那个挑食的宝贝,开始期待与土地小苗、果实对话的每一天……


美食周回顾


(文字:肖湘  图片:肖湘、李红莉  视频: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