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园

共研课程建设 共享教育智慧 ——武汉大学幼儿园三分园与荆门市直属机关幼教团队共研十年课改之路

四月芳菲,教育生辉。4月17日下午,武汉大学幼儿园三分园迎来荆门市直属机关幼教团队考察交流活动。两地幼教人以"共享教育智慧,共研课程建设"为主题,围绕武大三分园十年课程改革实践展开深度对话,共探"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新生态。 

一、十年深耕:从特色课程到五育共生的蜕变

活动伊始,武汉大学幼儿园三分园以"跨越十年的课程对话"为主线,系统梳理了课程改革三个阶段: 

·2014年前:以单个领域为特色,初探幼儿园特色课程,深耕教育土壤; 

·2017-2019:参与区级园本课程的调研与探索,研究班本课程实践。

·2021至今:游戏课程改革,实现"从教师主导到儿童立场"的转向;构建游戏与课程共生体系,探索五育融合新路径。

教学园长陈晶以《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拉开序幕。基于"问题导向-理论建构-园情分析-课程实践-儿童本位"五维框架,系统呈现园本课程创新体系。该课程体系实现三大突破:遵循认知发展规律确立育人基点,依托地域文化打造特色载体,创新"生活浸润、游戏渗透、项目延伸"三维策略,构建五育融合的育人图景,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可推广范式。分享中强调:"课程改革的本质是教育观的革新。我们始终以儿童发展规律为轴,让课程从‘教师预设的图纸’转变为‘儿童生长的年轮’。" 

二、课改实践:让教育在真实情境中生长

1. 班本课程:扎根班级的教育现场

李雅兰老师分享《我的运动我做主》课程案例,展现从幼儿兴趣出发的教育智慧。通过引导儿童自主设计运动游戏、制定规则,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协作能力与批判思维。

2.游戏革命:从破茧到共生的探索

在游戏课程改革板块,王乐羚老师以游戏课改初期的案例《火箭上天啦》引发热议。孩子们从观看火箭视频到自主设计发射装置,展现了"游戏即学习"的深度可能。

课改深化阶段,教师们创新应用PDCA循环模式,罗京、李灵老师以《一隅天地 一番探索》为例,展现"计划-执行-检验-复盘"的PDCA自主游戏推进路径。呈现儿童在自然中的深度学习轨迹;张萌老师分享《叶子上的洞洞》案例,引入PDCA循环模式,让自然探究更具系统性。以持续性探究活动演绎"发现问题-实践验证-总结提升"的生成课程实施闭环,生动诠释科学探究与生命教育的自然融合。

三、共研未来:两地幼教人共赴教育星火

在互动研讨环节,荆门幼教同仁高度评价武大三分园"十年磨一剑"的课改精神,特别关注游戏课程中的教师支持策略;PDCA模式在课程中的运用等。总园园长邓惠颖表示:"两所幼儿园可以进一步就课程建设深入交流,我们也需要学习对方幼儿园先进的课程模式,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此次跨城联动,不仅为两地幼教人搭建了经验共享的桥梁,更点燃了携手探索未来教育的热情。正如荆门幼教领队所言:"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带走的是启发,留下的是对教育本质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