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介绍
万花筒
党建工作
健康驿站
家园共育
分园动态
序章·生活即教育
秉承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我们以食为媒,以育为魂
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与传统文化感知力
大三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
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酸梅汤寻味之旅
课程起源
第一幕·时令之韵:夏季与酸梅的邂逅
夏日时节,气温逐渐升高
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的阶段
老师告诉小朋友们
在这个时节,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们
常会喝上一碗酸梅汤来解暑
“为什么夏天要喝酸梅汤呀?”
“因为夏天天气热,人容易出汗、没胃口,
酸梅汤酸既能生津止渴,又可健脾开胃,
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养生智慧。”
就这样,围绕着这道传统解暑饮品
我们的食育课程应运而生
第二幕·本草探秘:解构一味传统良饮
在簸箕的中草药牛皮纸上,摆放着各种药材
山楂:玛瑙般的果实,藏着助消化的奥秘
乌梅:时光雕刻的褶皱,封存着生津的密码
甘草:其貌不扬的根茎,暗含调和百味的智慧
橙皮:阳光吻过的外衣,锁住清香的记忆
薄荷:翠绿的清凉使者,携来夏日的慰藉
桑椹:紫玉般的浆果,蕴藏明目的馈赠
孩子们屏息凝神,仿佛在观摩一场自然界的珍宝展
第三幕·味觉启蒙: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当六种药材熬制出“本色汤剂”
整齐地摆放在品尝台上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
"我尝到了阳光晒过橘子的味道!"
"喉咙里好像有清凉的小溪流过”
在这方寸杯盏之间
六味药材褪去神秘的外衣
用最本真的色彩与滋味
向孩子们诉说着千年来
中国人"药食同源"的古老智慧
在这场味觉探险中
每个孩子都成为了最敏锐的美食家
第四幕·小中医工坊:手作里的文化传承
大家在合作中充分发挥智慧
孩子们化身小小中医
纤纤小手仔细称量
三颗山楂、两片橙皮、一小撮薄荷...
系紧中医药包的瞬间
传统文化就在指尖完成了代代相传
终章·家味传承:一汤一味的温情时刻
当夕阳的余晖染红窗棂
孩子们怀揣着自己的"秘方"奔向父母
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酸梅汤
洗药材、加水、熬煮、加糖……
亲子协作的身影
与氤氲的药香交织成最温馨的画面
“妈妈,你喝一杯,这是我做的药材包煮的!”
“爸爸说这个酸梅汤比买的还好喝呢!”
稚嫩的话语里,是文化传承最美的回响
食育之思:一汤一世界,一味一童心
在这场跨越古今的味觉修行中
孩子们以舌尖为笔
将六味本草绘成绚烂的童画
从初见时的陌生迟疑
到品鉴时的惊喜雀跃
从药材包的精心配伍
到亲子共煮的温暖时光
这一碗酸梅汤里,沉淀的不仅是
乌梅的山林气息、薄荷的清凉记忆
更封存着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热忱
和对传统文化的诗意想象
回望这一季的食育之旅
要特别感谢各位“家长合伙人”的鼎力支持
是你们的参与
让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家庭
让文化在亲子互动中生生不息
期待下学期,我们能继续携手
带着孩子们探秘更多传统饮食文化
在“食”与“育”的融合中
让孩子们收获更多知识与快乐
遇见更多成长的美好
当多种药材相遇在锅中
熬出的是酸甜的滋味
更是传承的智慧
食育课堂的故事还在继续
让我们一起期待
下一次的美味邂逅吧!
美食周回顾
(文稿:涂晨婷 视频:郑红 图片:郑红 李红莉)